2022/6/8 15:20:40來源:新航道作者:新航道
摘要:我還記得小的時候說中文就是“speak Chinese”,不知道從什么時候“講中文”變成了“speak Mandarin”,那“說中文”是speak Chinese還是speak Mandarin呢?這個問題不僅是我們老內疑惑,老外偶爾也會疑惑。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來捋一捋,“speak Chinese”和“speak Mandarin”的區別。
我還記得小的時候說中文就是“speak Chinese”,不知道從什么時候“講中文”變成了“speak Mandarin”,那“說中文”是speak Chinese還是speak Mandarin呢?
這個問題不僅是我們老內疑惑,老外偶爾也會疑惑。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來捋一捋,“speak Chinese”和“speak Mandarin”的區別。
Chinese跟Mandarin的區別
在聊及這兩個詞的區別之前,我們先要清楚“Chinese”和“Mandarin”分別的意思是什么。
Chinese
作為形容詞時,“Chinese”用來表示一切“belonging to or relating to China, its people, or its language”,比如“中國的”,“中國人的”,“中國風的”等等。當“Chinese”作為名詞時,既可以理解為“a person from China”,又可以理解為“the language spoken in China”。
因此,當我們說某人是“Chinese”的時候,不管你是漢族的滿族的羌族的苗族的彝族的維族的回族的等等,都是“Chinese”,不管你是來自北京還是上海還是香港還是臺灣,都是“Chinese”;當我們說某種語言時,不管你說的是普通話還是廣東話,吳儂軟語還是湘贛方言,又或是客家話,都是“Chinese”。
舉個栗子
The theatre will provide simultaneous translation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.
劇院將提供英語和漢語的同聲翻譯。
Mandarin
作名詞時,“Mandarin”首字母小寫有“柑橘”之意,還指舊時在朝堂擔任要職的官員;首字母大寫時則被理解為“普通話”,也就是中國官方語言。
由于“Mandarin”諧音接近“滿大人”,所以很多人都猜測這個詞是否跟“滿族”或者“清朝”有關。其實早在十六世紀末就已經出現了這個詞。來華傳教士利瑪竇在他的《中國札記》中就有用拉丁文“Mandarim”來稱呼明朝的官員。
提到滿大人,在這里也補充一下漫威旗下漫畫中的“滿大人”形象。
漫威旗下漫畫中也有一個“滿大人”的角色,漫威滿大人的原型是傅滿洲,后者是西方對中國人的妖魔化形象。傅滿洲出現于1913年,是英國小說家薩克斯·羅默創作的《傅滿洲》系列小說中的反派人物。小說中,傅滿洲有著雙重特征,他集天才和邪惡于一身,通曉西方現代科技,控制著一個名叫Si-Fan的恐怖組織,無惡不作。
在故事中,傅滿洲又高又瘦,長著豎挑眉,留著八字胡,面容如同惡魔,穿著清朝官服,精通各種酷刑,喜歡折磨人。乘著“黃禍論”的東風,西方人排華情緒日益高漲,“傅滿洲”成為當時的爆款IP,此后圍繞著這個IP翻拍制作了無數部電影和電視劇,至此,“傅滿洲”成為“黃禍”的擬人化形象。
上個世紀八十年代,“傅滿洲”搖身一變,成為“滿大人(Mandarin)”,在漫威漫畫中登場。漫畫中的“滿大人”是一個制成了長生不老藥的年齡很大的老頭,通過邪惡力量控制世界。他的信徒包括土匪(緬甸和印度的搶劫犯)、謀財害命的盜賊(東印度的小偷、殺人犯)、惡棍和麻藥販子(特指印度大麻)、奴隸(黑人)等等。
滿大人的兒子,就是漫威漫畫中出現的第一個華裔英雄,尚氣。尚氣聽從父親的指示在刺殺一位白人科學家的途中遇到了英國特工Denis Nayland Smith。這位英國特工是1911年英國派駐到緬甸殖民地的人,還是“黃禍”的堅實信奉者。Denis在形容傅滿洲時用了帶著極強種族歧視的詞匯,包括“yellow devil”,“yellow fiend”,“yellow peril”等。尚氣在聽完特工的話后對自己的父親產生了懷疑,最后去求證白人母親,證實自己的父親是惡魔后開始覺醒,最終“殺父證道”,成為超級英雄。
無論是跟“普通話”完全一樣的“Mandarin”這個名字,還是對“滿大人”這個角色外形刻薄性格邪惡的刻畫,亦或是對“滿大人”及其信徒皆是有色人種的描述,都充滿了漫畫創作者對有色人種的歧視和惡意。這也是為什么漫威首部華裔英雄電影《尚氣》會引來鋪天蓋地的討論和抵制。
即便最后漫威選擇向中國市場低頭,仍然可以從選角以及鏡頭中看出套路和虛偽。 BTW《花木蘭》也是一樣的,攻城拍得跟斯巴達勇士似的,避免性騷擾結果把男主改成師傅+愛人組合,鞏皇閃現開大結果噶嘣兒就沒了。想吐槽的太多了,有機會寫一下。
話說回來,“普通話”除了用“Mandarin”,還可以直接用“Putonghua”來表示。
舉個栗子
The candidate can speak fluent Mandarin/Putonghua.
這位候選人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。
所以大家明白了嗎?當作語言時,Chinese既可以指Cantonese,也可以指Mandarin,也就是廣義上的“中文”,而“Mandarin”只表示“普通話”。
因此,當你問對方“Do you speak any Chinese?”時,對方冒出一句“唔識杠”或者是“囊個會嘛”,不要猶豫,趕緊夸贊對方:“哇塞,你中文講得太好啦!”
所以現在大家都知道“拆膩子”和“滿大人”的區別了吧?最后分享一個之前從某老外朋友那兒聽來的消息,說是不要對老外強調“Can you speak Mandarin?”因為這樣很容易讓對方誤認為你覺得對方中文說得不標準之類的,嗯……大家怎么看?
請加新航道老師(微信號:shnc_2018)
百人留學備考群,名師答疑,助教監督,分享最新資訊,領取獨家資料。掃碼免費加入
免費獲取資料
免責聲明
1、如轉載本網原創文章,情表明出處
2、本網轉載媒體稿件旨在傳播更多有益信息,并不代表同意該觀點,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;
3、如本網轉載稿、資料分享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見稿后速與新航道聯系(電話:021-64380066),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。
制作:每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