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還記得小的時候說中文就是“speak Chinese”,不知道從什么時候“講中文”變成了“speak Mandarin”,那“說中文”是speak Chinese還是speak Mandarin呢?這個問題不僅是我們老內疑惑,老外偶爾也會疑惑。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來捋一捋,“speak Chinese”和“speak Mandarin”的區別。
前兩天通過朋友認識了一個新朋友,倫敦土著。她倆都在倫敦城上班。于是我就開始感慨,土著應該很有錢哦。然后新朋友連忙擺手:“No no I'm broke.”于是開始聽她抱怨倫敦城吃飯很貴,打車很貴,所以她只好開車上班……所以大家知道了嗎?聽話不要聽一半,看人不要看表面。那“I'm broke”是啥意思?真的不是“我受傷了”的意思,它比“我受傷了”更讓人難過。
又是一年端午時,在端午假期里,讓我們來一起學習下端午節的雙語表達吧~
每個人在自己小的時候都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:等長大以后,我到底是去清華,還是去北大呢?唉!真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呢!之前聊過清華大學(Tsinghua University)和北京大學(Peking University)的英文名來源。那么你知道北京師范大學為啥叫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嗎?
home這個詞大家再熟悉不過了,但其實home的詞性非常豐富,打開詞典,我們可以知道home其實有4個詞性,分別是名詞、形容詞、副詞、動詞。
大家都知道,英文中的“eg”跟“for example”是一個意思,都是“舉例、例如”的意思。有些同學就問了,那“eg”到底是哪兩個單詞的縮寫啊?“example”倒是有個“e”,但是沒有“g”啊。?大家千萬別迷糊了,這個eg其實是exempli gratia的縮寫,拉丁語,簡寫為e.g.,意思為“比如,舉個例”,等于英語的for example。
在英文中,表達我們在某件事上付出了大量的努力,感覺失去了身體或精神能量時,是不會涉及心臟“heart”的參與的,最基本的表達其實就是“I'm tired”。
前段時間,刷抖音,刷到好幾個老外都在講一個話題:“為什么中國人社交軟件不用自己的照片當頭像?”有個老外就說了:“你看中國人他們的微信或者什么的,頭像都是些什么動畫片、花兒、或者天空,名字也不是自己的名字,而是什么‘天天開心’,還有一些我根本不認識的很奇怪的名字?!?/p>
大家都知道,英語中的“我愛你”是“I love you”,除了這句大家還知道哪些表白方式嗎?
一般中國地名的英文都直接用拼音比如 Beijing、Shanghai、Zhejiang、Xinjiang...等等。但是也有例外的,比如說內蒙古、西藏等等,這是為啥?
制作:每每